(1)齿数z。一个齿轮的轮齿个数。
(2)模数m。齿轮的齿数z、齿距p和分度圆d之间有如下关系:
πd=zp 即 d=zp/π
由于式中出现了无理数π,不便计算和标准化。令p/π=m,若把m定义为简单的整数,则d= mz计算起来就会非常方便。因为两啮合齿轮的齿距p相等,所以它们的模数也必须相等。显然,模数m是反映轮齿大小和强度的一个参数。不同模数的齿轮,要用不同模数的刀具来加工制造。为了便于设计和加工,模数的数值已标准化,其数值见表。
| 
					 系列  | 
				
					 模数  | 
			|||||||||||||||||
| 
					 第一系列  | 
				
					 1  | 
				
					 1.25  | 
				
					 1.5  | 
				
					 2  | 
				
					 2.5  | 
				
					 3  | 
				
					 4  | 
				
					 5  | 
				
					 6  | 
				
					 8  | 
				
					 10  | 
				
					 12  | 
				
					 16  | 
				
					 20  | 
				
					 25  | 
				
					 32  | 
				
					 40  | 
				
					 50  | 
			
| 
					 第二系列  | 
				
					 1.75  | 
				
					 2.25  | 
				
					 2.75  | 
				
					 (3.25)  | 
				
					 3.5  | 
				
					 (3.75)  | 
				
					 4.5  | 
				
					 5.5  | 
				
					 (6.5)  | 
				
					 7  | 
				
					 9  | 
				
					 (11)  | 
				
					 14  | 
				
					 18  | 
				
					 22  | 
				
					 28  | 
				
					 36  | 
				
					 45  | 
			
	(3)齿形角α。通过齿廓曲线上与分度圆的交点所作的力的作用线方向(曲线在该点处的法线方向)与速度方向(切线方向)之间所夹锐角称为分度圆齿形角(又称压力角),用
α表示,如图所示。齿形角a已经标准化,我国规定α=20°,即规定分度圆为通过齿廓曲线上齿形角20°的点所作的圆。因此分度圆是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齿形角的圆。
(4)节圆、中心距。当一对齿轮啮合时,齿廓在连心线O1O2上的接触点C称为节点;分别以O1、O2为圆心,以O1C、O2C为半径作相切的两个圆,称为节圆,直径用d1、d2表示。对于标准齿轮来说,节圆和分度圆是重合的。两齿轮中心的连线O1O2称为中心距,用α表示。
(5)传动比i。传动比i为主动齿轮的转速n1(r/min)与从动齿轮的转速n2(r/min)之比,即n1/n2。用于减速的一.对啮合齿轮,其传动比i>1。由n1z1=n2z2可得:
	
知识点词条: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